守正谋划“干好税务” 创新征管“精准布点”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九江市税务局始终坚守“干好税务”的主责主业,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干好税务”的根本遵循,从智慧引领、管服并重、合力聚势三大方面谋篇布局,精准布点,全面铺开征管改革创新工作,实现了深化征管改革“量变”到“质变”的重要积累,持续开创“执法公,服务智,监管强,共治为”的新局面,奋力打造九江税收征管新高地。九江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改革做法先后得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等各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中国税务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等媒体分别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该局首创的“10分钟税费服务圈+医社保退费网上办”被评选为全省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30个典型案例之一在全省进行推介,并在《九江改革》内刊予以推广;“10分钟税费服务圈”获《中国改革报》二十大专版刊登报道。
一、科技引领,驱动传统变革,向智慧化税务创新
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是税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和体现。按照《意见》及总局、省局智慧税务建设的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税收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全面升级。
(一)构建10分钟税费服务圈。为切实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涉税业务“路程远、多次跑、排长队”等问题,真正实现税企“双减负”,九江市税务局以智慧税务建设为基础,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以各县区办税服务厅为服务主厅、各税源管理分局服务室为服务分厅、24小时自助服务点为服务微厅的三级服务网,全市共建立系统内服务厅(点)68个,实现涉税业务就近可办、多点能办、随时快办,全力打造具有九江地域特色的“10分钟税费服务圈”。2022年,全市共受理通办同办业务18454笔,有效节省纳税人缴费人50%以上办事时间。
(二)创新开展“税直达”服务。根据省局“税直达”试点任务目标,九江市税务局积极创新“数据大集成、税意全感知、服务再优化”项目,重点确定五类政策提醒信息的推送与分析,指定5个县区局作为“税直达”创新项目试点单位,分别负责相关信息推送与分析,以更好向纳税人缴费人送达税费支持政策、提供精细服务、提升税法遵从。并充分利用电子税务局、“赣税行”平台等渠道,加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创响“税直达”服务品牌。
(三)拓展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应用。按照省局“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拓展项目”试点工作要求,以信息化集成协同管理工作流为主线,以各类事件为驱动,从顶层框架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一体化和精准度的协同联动闭环防护,实现税务信息系统安全运营管理的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系统功能包括运行监控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等9大模块和1个中心,涵盖信息化管理工作各个方面,并撰写近10万字的《江西税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拓展项目需求说明书》。该系统已在全市推广使用,为全省推广应用打下扎实基础。
二、管服并重,优化治税模式,向专业化税务创新
征管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两大核心业务。税收征管实践的落脚点是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更好将税收执法和监管寓于服务当中,解决税收实践中的新问题。
(一)构建“五员”管理体系。紧盯提升征管质效、提高服务水平两个改革目标,紧抓“分权”“提效”两个核心要义。从建立“五员”管理制度、优化部门管理职责、推动管理流程创新3个方面进行突破,首创在各县(市、区)局办税服务厅建立网上办税服务中心,下设“远程问办辅导组”“电子窗口服务组”“集中审核审批组”,实现“问办审”协同管理;前移84项办税事项、环节,统一规范前移要求,进一步压缩办税时间。有效解决税收征管实践中岗位职责不清、税收业务流转不畅、征管模式不一、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自2022年6月启动以来,全市共简化办理65559笔前移审批事项,形成了具有九江特色的税收“五员”管理体系。
(二)建立“办问协同”服务模式。搭建“办问协同”服务平台。将坐席端系统与自助办税缴费系统相连,通过平台提供的呼叫按钮,实现纳税人缴费人即刻寻求坐席人员的帮助。组建“办问协同”服务团队,采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系列的“学”“考”,促进团队岗位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编制“办问协同”智能知识库,运用业界领先技术,建设税务专用版智库。服务上线后,实现了“零距离”办税,推动办税大厅职能从传统实体办税向智慧自助办税升级;实时高效解决纳税人的全方面业务需求,让税费服务更有感更入心,减少大厅人员流通及办税业务量;丰富优化了纳税人办税缴费服务,使得服务更加精细化、个性化。
(三)创新全流程电子退税。创建“企税银电子退税中心”,打通税务“金三”系统与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让数据“跑网路”,代替了纳税人“跑马路”,实现:材料更少,对3大类10小类退税资料从24份精简到7份,其中对普惠性政策退库实现“零资料”;时间更短,从申请到退库到账提速至1.5个工作日以内,留抵退税当天退库;成本更低,不仅节约了纳税人办事时间,还加快纳税人资金周转;监管更强,对重点事项环节实现信息化留痕,做到事前预警、事中阻断、事后追责,构建了全面覆盖、全程防控、全员有责的退税风险内控监督体系。
(四)探索“走出去”企业个性化定制服务机制。针对以往对“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宣传方式过于依赖传统的走访、座谈等模式,成效有限,九江市税务局建立“走出去”企业个性化定制服务机制,编印了《“走出去”税收指引》,并制作了解读视频,从税收政策、税收协定、服务举措3个方面进行讲解;延伸“掌上”服务,将主要政策宣传内容通过外网及市局微信公众号发布,让“走出去”企业及时了解境外涉税政策,规避税收风险。组建了重点“走出去”企业服务团队,指派专门联络员“点对点”对接重点“走出去”企业,助力“走出去”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五)探索为大企业提供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建立大企业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市、县两级上下协作配合。采取“扎口管理、一站服务、权威解答、纾困解难”方式,各业务部门共同为大企业解决税收疑难问题,形成《大企业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意见书》反馈给大企业,改变以往基层税务部门无法权威解答大企业复杂涉税问题、纳税服务渠道不畅等现象。2022年以来,共169户次大企业通过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及时享受留抵退税5.13亿元,受到大企业的欢迎。
三、合力聚势,拓展共治格局,向一体化税务创新
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协同,是深化基层税收征管、持续优化线下服务的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缴费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优质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构筑新形势下提升税收治理水平的共治格局。
(一)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税费“一链办”。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税务区块链”,通过建立统一内部技术标准、统一登记平台、统一数据传输标准,使税务、不动产等18家相关单位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开发自动提取纳税人信息、自动计算税款、自动推送纳税人确认缴纳的智能算税系统,达到办税全程无人工的智能办税模式。按照“一个窗口对外、一张表单收件、一个平台运行”的方式开展不动产便利化改革,10个税费种、10多种业务类型在“一窗综合受理”,真正实现不动产登记“一链办”。纳税人只需进一个门就能办成登记、缴税、水电气过户等多项业务,让办事更“全”、体验更“优”、服务更“暖”、效率更“高”。
(二)实现社保医保费退费线上办理。创新研发“社保医保线上退费办理”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医保费退费线上办理。九江市税务、人社、医保三部门建立了工作联络沟通机制,对接市行政审批局、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形成“缴费人申请--人社、医保部门进行退费政策审核--税务部门复审”的全新线上流程。退费时长由以前的5-7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之内。这项工作分别得到市政府和省局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向全省推广。
(三)建立健全税费共治工作机制制度体系。经九江市政府批准,九江市税务局与九江市财政局对九江市财税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改造。该平台有两个应用端:财政应用端,负责按照业务需求采集、归集、整理并存储各部门(单位)涉税信息;税务应用端,负责利用采集到的第三方涉税信息与税务内部数据开展分析比对,建立风险模型,扫描风险疑点,开展风险应对,实现与江西省税务局信息共享。同时增设移送稽查、数据提供服务等特色功能,打通“江西省税收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与“九江市财税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通道。2022年,该平台已采集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等市直18家部门(单位)80余项,合计采集共484万条涉税信息,推送九江市“商品房网上签约及备案信息”18万余笔,推动外部数据与税费数据的融合应用。(国家税务总局九江市税务局 马宇翔 沈孝诚 唐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