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政务2024年第2期
【市内动态】我市推动数字经济实现新突破2023年,我市再度入选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百强榜,位列第84位,排名较上年前进7个位次。一是深耕“新赛道”。聚焦“1+2”产业赛道。即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赛道。2023年,全市新开工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达101个,占全市项目数的17.3%,总投资达604亿元,占全市项目投资额18.4%。加快“工赋九江”行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领域新型工业化基地。主攻人工智能装备制造业,优必选机器人产业园加快建设,优地、猎户星空机器人企业开工建设。二是推动“新转型”。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截至2023年10月底,新增企业上云9906家,企业上云数累计达到3.16万家;大力开展产业数字化水平评价(从低到高L1-L10级),全市达到L6级(含)以上企业数455家,占比全市规上企业21%。星火有机硅、山水光电、赛迈发科技等入选国家级示范标杆企业。三是加快“新基建”。持续迭代升级千兆城市能级,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已实现“双千兆”网络全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注册量突破8.5亿。投资10亿元的中国电信信创产业园开工建设。四是招引“新项目”。成功举办“2023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8家专家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获得授牌,以及18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111.7亿元。截至10月底,全市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共签约项目198个,总投资额约799.14亿元。(市工信局)
市监局强化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强化宣传,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和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2023年深入100余家电商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宣讲。通过全面讲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深入分析实际案例,引导电商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二是强化培育,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九江茶市、共青城市出口服装产业园、九江经开区海淘跨境电商产业园、江州司马电商平台、浔优品等5家市场获批江西省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对象建设,进一步提升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意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长效机制。三是强化监测,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精准性。创新工作思路,利用线上专利监测系统,快速检索注册地为九江的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售卖信息,有效解决电商海量信息和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确保电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早发现、早处置。坚持“全链条”执法,既严查线上 “销售终端”,也严惩线下“生产源头”,全年共监测在淘宝、天猫、拼多多、1688、京东、抖音等平台注册的九江市网店6264家,编制监测报告12期,监测到涉嫌假冒专利行为信息19条,涉及企业19家。(市市场监管局)
【县区交流】庐山市加快推进牯岭地区不动产确权登记一是建立上下多级联动机制。省市县三级同向发力,进一步摸清61家驻山单位的不动产基本情况和确权意向。目前,完成驻山单位173栋不动产确权,完成率27%;庐山市属需确权登记不动产889栋,完成率100%。二是明确“三免”激励措施。免费为驻山单位土地、房屋面积、层数、结构进行测量。根据测绘结果和基准地价,免费为办理出让的不动产进行评估。提供免契税,对确权登记的不动产权利人给予契税全额返还奖励。三是落实“三统一”服务要求。统一基准地价。商服用地一级区域基准地价由2021公布的732.27万元/亩调整为579.67万元/亩。统一分类。根据不动产权利人意愿,按照经营与非经营划分类别,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相关规定,明确以出让或划拨方式确权登记。统一对接服务。对61家驻山单位进行“一对一”包挂,组建工作专班,宣传讲解基准地价、权籍调查、税收奖励政策,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目前,测量工作已完成50家,完成率82%。(庐山市政府)
武宁县以“三化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以工业化思维招大引强。聚焦破除产业界限,创新农业招商引资联审机制,将投资规模3000万元以上且配套相当规模精深加工的现代农业类项目,可作为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主导产业项目同等计分,对签约项目提供全程服务。一年来,累计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3个,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福建天马科技集团的特种水产全产业链项目落户武宁。二是以链条化举措培大育强。聚焦“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突出水产、茶叶主导产业,做精特色农业,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乡镇全覆盖。目前,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1.2万亩、渔业总产值达8.9亿元,优质茶4.1万亩、总产值5亿元。打造“山水武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成功培育“武宁蜂蜜”“武宁油茶”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三是以市场化办法靠大联强。坚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沿西海精心打造一批田园休闲综合体、休闲农业观光点,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及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率先提出“武宁小馆”生态产品体验馆贸易模式,与京东集团签约达成合作,整合18个乡镇45款生态产品,半年销售额突破43.5万元。(武宁县政府)
柴桑区“三薪”举措让农民工“不愁薪”一是源头防范“安薪”。规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储存、使用、返还等工作流程,对高、中、低信用企业实行分类管理,采取现金、保函等方式,确保在建工程项目保证金应缴尽缴。2023年为57个新开工工程项目办理1700余万元保证金业务。二是规范流程“守薪”。从严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工程款、人工费分账管理,欠薪隐患及时预警。全区共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94个,累计为3.52万名农民工发放工资2.41亿元,护好农民工的“薪袋子”。三是协调联动“护薪”。依托“12345”便民服务热线、信访接待和“欠薪线索核处管理平台”等渠道,梳理欠薪线索,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各项专项检查。2023年,依法依规检查重点企业58家,督促整改违法行为11项;劳动保障监察立案31件,协调处理欠薪案件93件,追回农民工工资2725万余元。 (柴桑区政府)
【简讯】●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22.4亿元,同比增收19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752.1亿元,同比增支60.4亿元,增长8.7%。(市财政局市府办综合科)●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的通知》,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我市天赐高新材料、德福科技等10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彭泽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入选数量创历年之最。(市府办工业科)●江西省2023年度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圆满完成,省代九江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93.79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5.42亿元,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55.04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13.33亿元。新增债券主要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建设。(市财政局市府办综合科)●2023年度,全市新增“财农信贷通”贷款投放12.5亿元,贷款余额近11亿元,惠及农户4000余户。(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我市完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6所,新增学位7200个;认定扶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1所,新增学位6050个;全市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9.3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74%。(市教育局)●2023年,九江港新增通过能力1620万吨,推动港口项目建设13个,累计完成投资25.03亿元。(市港口航运管理局)●2023年,九江港瑞昌港区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达5882.2万吨,同比增长15.5%。(瑞昌市政府)●近日,我市出台《九江市2023至2027年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审计五年规划》,以制度形式保障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审计全覆盖。(市审计局)●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94个,覆盖率达到95.4%;现有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506个,覆盖率达到86.75%;现有嵌入式养老机构41家,实现中心城区每个街道和县城城关镇全覆盖,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