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江政务2023年第52期

日期:2024年01月10日 来源:


市内动态我市“四全四最”展现长江高水平保护“善作为”一是加快全面升级,发展最美产业。立下生态优先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每年统筹1亿元支持工业企业和传统产业优化迭代,五年来累计安排1.1亿元支持九江石化绿色发展。统筹各级资金近15亿元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统筹全域治理,保护最美水体。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年来全市污染防治支出投入达153.5亿元,2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成功申报国家2023年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计划投入60亿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安排禁捕退捕补助资金10.7亿元,转产安置渔民1.79万人。三是推动全线修复,打造最美岸线。坚持水利高质量发展与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相结合,全力保障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建设,投资13.5亿元治理崩岸17段,护岸总长达65.4公里。累计投入2.2亿元推动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完成修复治理面积2714.9公项,修复率达92.7%,临长江1公里范围内的小化工企业全部关停退出,沿江非法码头、泊位全部拆除。四是深化全民共享,畅享最美生活。深入挖掘长江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高标准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真正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市财政局 市府办综合科)

我市一体化全域推进县中帮扶 一是科学制定方案,统筹推进帮扶。印发《九江市县域高中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合理确定11个县(市、区)的16所支援学校和22所受援学校开展结对帮扶,签订帮扶协议,组成帮扶互助小组,整体提升全市县域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二是聚焦交流互动,促进整体提升。结对学校建立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联合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随班听课、示范课、评课、教学报告讲座等,目前已开展示范课展示活动120余次、专题讲座20余次。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推动65名受援学校教师跟岗学习。支援学校积极指导受援学校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共享教育资源,推动共同发展。通过网络联体课堂和远程互动教研、网上备课等方式,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究,推进学科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目前,已开展网络联体课堂9次、远程互动教研20余次。 (市教育局)

县区交流庐山市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一是精准施策,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实行阶段性购房契税补贴,出台居民个人换购住房退税、棚改群众购房补贴政策,落实好认房不认贷、首套住房比例和贷款利率降低、换房退税等政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89万平方米,存量13.36万平方米,消化周期15.6个月,库存风险相对可控。二是紧盯重点,全力防范化解风险。统筹住建、自然资源、财政、金融等18个部门协同推进,通过专班运作、资金共管、资产保全等方式,“一盘一策”“一楼一策”合力防范化解风险问题。完善“保交楼”代保管账户机制作用,实现资金审核、拨付、使用闭环管理。“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累计申报资金0.87亿元,资金整体使用率100%三是严格监管,提升行业治理效能。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突出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实行存量房“带押过户”,简化抵押存量房交易程序,节约交易双方资金和时间成本,今年截至目前,二手房成交总面积为4.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 (庐山市政府)

湖口县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千方百计“稳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改造提升1.5万亩,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5.14万亩、产量15.9亿斤,棉花种植面积7.5万亩。整合资金900万元奖补油菜种植,确保18.2万亩油菜全面完成。二是想方设法“兴业”。坚持沿山发展“药果茶”、沿路发展“粮油蔬”、沿湖发展“鱼虾蟹”的总体布局,全县七大农业特色产业突破12万亩。大豆深加工企业一德粮油建成投产,成功打造中国·江豚湾(湖口)长江鄱阳湖水生物保护基地。三是聚焦绿色“强链”。高质量推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园”全覆盖,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各类型家庭农场1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7个,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湖口县政府)

共青城市聚力打响文旅融合“三品牌” 一是“垦荒”品牌。深入挖掘垦荒文化底蕴,讲好垦荒故事,弘扬“共青精神”,将共青垦荒精神体验园列为共青城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开发“五个一”红色主题教育系列课程,体验园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准备专家现场评审。二是打造“低空”品牌。谋划做大低空品牌影响力,建成全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飞行体验项目已招收飞行学员34人、接待游客2万人次、体验飞行700人次。举办飞行大会、航空嘉年华等赛事赛会活动。三是打造“青年”品牌。共青城已聚集大中专院校17所、大学生11万,是全省青年人口占比最高的县级城市。围绕青年文化主题,先后举办首届青春音乐会、青年露营节、“与青春、共富华”彩虹跑等活动,总投资8600万元的“青春不夜城”项目建成运营。 (共青城市政府)

简讯●国家工信部近日发布《20235G工厂名录》项目公示,我市“华瑞(中国)缝纫线 5G 工厂”“5G星火有机硅智能工厂”项目上榜。(市工信局 市府办工业科)●濂溪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举行2023年第四批重大项目签约开工仪式,本次集中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00.2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130.2亿元。(濂溪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英国《银行家》杂志近日公布“全球1000强银行”榜单,九江银行位居第287,连续7年入围全球银行500强。(市府办政务公开与法规科)●省工信厅近日公布2023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我市江西扬帆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14家企业获得认定,目前全市在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88家。(市工信局 市府办议案科)●我市大力实施教育补短板行动计划,今年中心城区续建和启动新改扩建学校项目共计31个,总投资约22亿元,包括公办幼儿园项目13个、中小学校(含职业教育)建设项目18个,新增园位3570个、学位2万个。(市教育局)●日前,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妇联共同发布《关于建立九江市反家庭暴力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强化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屏障。(市府办政法科)●我市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总投资1215万元,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为30.94平方公里,截至11月中旬,完成率98.02%。(市水利局)●修水县掀起水利冬修热潮,目前已统筹资金近3亿元,对河、塘、堰、圳、泵站、饮水设施等300多个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抢修改造。(修水县政府)●日前,省级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下达我市38859万元,其中用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资金3250万元。(市乡村振兴局)●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9.99万户15.19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19亿元。(市民政局)●省林业局近日通报2022-2023年度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评估成效突出的10个县(市、区),我市5个县(市、区)上榜。(市林业局)●近日,全省首家企业生态保护学校在柴桑区挂牌成立,该学校由柴桑区赤湖工业园11家企业联合创办,主要针对辖区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业务培训。(柴桑区政府)●截至目前,我市在药品方面已落地执行16批次530种药品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幅62%,最高降幅98%;在医用耗材方面,跟进落实19批次22类医用耗材和2类体外诊断试剂,中选医用耗材平均降幅77%,最高降幅94%。(市医保局)●近日,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武宁县政府)●近日,庐山市文化馆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市文广新旅局)●我市妇儿司法鉴定援助中心在全市建立13个妇女儿童司法鉴定法律工作站,累计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2130件,提供司法鉴定援助896件,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2件,减免鉴定费用达15万元。(市司法局)